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澳門重要的文化資源,為加強保護本澳具重要價值的非物質文化
是次列入清單的55個項目涵蓋多種類型,包括藝術表現形式及屬表演性質的項目;社會實踐、宗教實踐、禮儀及節慶;傳統手工藝技能等。當中,包括由文化局近年通過實地考察、口述訪談和專家評估的方式,系統地發掘與甄選的項目,亦有由本澳社群或個人發起申報的項目。上述項目的表現形式、存續狀況、文化價值均符合《文化遺產保護法》所訂的標準,經諮詢文化遺產委員會意見後,文化局將上述項目列入清單。
是次新增的項目,連同2017年首批列入清單的項目,累計有70個項目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。文化局將會持續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研究及清單更新工作,以更好地保護和傳承澳門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項目的介紹,可瀏覽“澳門文化遺產網”。
藝術表現形式及屬表演性質的項目
舞龍、舞獅、葡萄牙土風舞、鹹水歌及八音鑼鼓。
社會實踐、宗教實踐、禮儀及節慶
殯禮遊行、聖安多尼瞻禮暨聖像出遊、聖若翰節、聖羅格聖像出遊、栗子節、聖母無原罪瞻禮、春節、元宵節、驚蟄祭白虎、清明節、端午節、龍舟競賽、七夕節、盂蘭節、中秋節、重陽節、冬至、石敢當誕、觀音開庫、大王誕、包公誕、觀音誕、北帝誕、佛誕節、譚公誕、先鋒誕、魯班誕、關帝誕、康公誕、華光誕。
有關對自然界及宇宙的認知、實踐
太極拳、詠春拳、蔡李佛拳。
傳統手工藝技能
葡萄牙瓷磚畫製作工藝、廣彩製作工藝、瓷微刻工藝、麵塑技藝、神香製作工藝、上架木工工藝、中式長衫製作技藝、中式裙褂製作技藝、葡撻製作技藝、龍鬚糖製作技藝、唐餅製作技藝、杏仁餅製作技藝、嫁喜禮餅製作技藝、醬料釀造技藝、涼果製作技藝、土生葡人美食烹飪技藝-牛油糕製作技藝、竹昇麵製作技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