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年誦讀清代著名醫家陳修園的《醫學三字經》:“人百病,首中風,驟然得,八方通。”他將“中風”症列於諸病之首,為該書臨床疾病的開篇,可見對中風診治的重視。
中醫認為,“中風”是腦血管意外等疾病。中風發作時,急則治其標,當以急救為先,採用祛風通絡的治法;其次再用柔潤補肝腎的方法治療。
中風病多是急性病發,或是沒有甚麼先兆。但是,也有一些發病前的預兆,一旦有此情况,應到醫院就醫,以免耽誤治療。
一、連續打哈欠,可能缺血、缺氧,影響呼吸中樞,頻頻打哈欠。
二、說話不利索,或說話困難,或聽不清楚別人的說話。
三、手足麻木,或肢體無力。
四、突然感到眩暈,視力模糊,瞬間又恢復。
中風病多發於秋冬季,時下“秋燥”,當以清潤的食物為要,飽食上要注意滋養津液,如梨、荸薺、藕、橙、百合、銀耳、蜂蜜等,少吃辛辣食物。
這裡談“太子參麥冬雪梨湯”,可清燥潤肺,益氣生津。
用料:太子參1両,麥冬5錢,南杏5錢,雪梨4個,豬瘦肉約半斤。
瘦肉出水,雪梨洗淨開邊,各藥冲淨,放入湯鍋中,以適量清水煲約1小時,調味供用。
太子參,甘微苦、平,補氣生津。麥冬,甘微苦、微寒。養陰潤肺,益胃生津,清心除煩。南杏,甘平,潤肺止咳。雪梨,甘微酸、涼,清燥潤肺,生津。豬瘦肉,甘鹹平,健脾滋潤。
來源: 澳門日報 譚任傑
百度圖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