澳門憑藉其獨特的地理環境與深厚的歷史底蘊,孕育了中西交融的文化氛圍。璀璨的中華文明,也在澳門人的血脈中傳承,而源自西方的看秀文化,已是澳門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。契合澳門這份文化自信與多元生命力之下,美高梅攜手中國大導演張藝謀傾力打造出《澳門2049》駐場秀。此舞台演出為張藝謀導演首個在大灣區親自執導的駐場巨作,深度結合非遺與科技,開拓了中華文化的未來表達,並於今年12月落戶美高梅劇院,勢必成為澳門文旅發展的新名片。

區別於傳統的舞台演出,往往只能感受到一種文化,《澳門 2049》共有八個節目,分別為「神鼓·影子」、「呼麥·飄渺」、「苗歌·空靈」、「岔口·面具」、「秧歌·數控」、「彝聲·海洋」、「美獅·光芒」及「唱書·源起」。整場演出仿佛80分鐘環遊中國,同時感受到中國四面八方的風土人情。舞台精彩之處在於集中呈現了西北花兒、蒙古呼麥、苗族古歌、京劇、北方秧歌、彝族彝聲、中華舞獅、陝北說書共八種非遺,且巧妙融合來自全球20個國家和地區的現代科技,賦予非遺全新的呈現形式,又帶來了極具深度的思想表達,是在任何舞台前所未見的。

整個演出使用八種國際通用語言對節目進行創意闡述,突破語言屏障,讓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都可以欣賞並理解。為了帶給觀眾更純粹、更真實、更專業的舞台,所有非遺節目的演員,全部為現場真唱,每一個非遺形式都是來自全國各地非遺傳承人的原生態展現,真正給非遺一個完美展示的舞台。
機械矩陣動態藝術裝置 ——《獅來運轉》由即日起於美獅美高梅金獅大堂向公眾展出。其原型出自於「美獅·光芒」的節目,歷經一年時間設計、打磨而成。造型上吸收了中國高古玉、古埃及雕刻、像素美學等古今中外的文化養分,並通過科技應用使其圖形翻轉及變化, 讓觀衆能近距離一睹科技和藝術的完美結合。
於美高梅而言,《澳門2049》是一個深化品牌多元化的發展戰略,更是通過強化文化基底、實現科技賦能、產業引領與城市共鳴的契機,全面拓展全球視野。這場駐場秀不僅承載張藝謀導演以文化與科技為核心,為澳門打造嶄新城市名片的創新實踐,也承載了大灣區女兒何超瓊女士推動區域產業文化提質發展的願景。它匯集了大批演藝人才於澳,構建出一個自運轉良好、具有文化造血功能的觀演基地,以藝術獨有的生命力,為澳門的文旅發展以及「演藝之都」建設,注入源源不斷的能量。
《澳門2049》的創新演繹,讓中華非遺以一種全新的形式呈現在觀眾面前。它為非遺藝人搭建了面向世界的廣闊舞台,令傳統文化精髓得以跨越語言和文化的障礙,被國際觀眾所理解和欣賞。這種藝術性的重構不僅讓中華非遺煥發新的生命力,也讓國際觀眾有機會體驗到中國文化的多樣性和創新性。
同時,《澳門2049》將未來科技賦能於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推至新高度。此鉅作集結了國際頂尖科技團隊,共同打造全球頂級的制作水準,包括總導演張藝謀;音樂總監、跨界音樂家吳彤;舞蹈總監、香港城市當代舞團駐團編舞桑吉加;曾經為眾多國際流行明星創作視覺舞台秀的英國影像導演Dominic Faraway;以及水下攝影指導Bernard Prentice等等。通過團隊的專業巧思,駐場秀革新性運用了遙控編程機械臂、AI 影像制作、仿生飛行器表演等多項高新技術,讓非遺瀕臨失傳的呼麥、苗歌、海腔等與現代科技在舞台上展開對話。這種創新實踐,既是對中華非遺的傳承與推廣,也是對未來舞台藝術表演形式的探索和突破,必將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觀賞體驗。
全新升級的美高梅劇院,與追求極致藝術表現的《澳門2049》,實現了雙向奔赴,將令每位觀眾成為這場文化對談的參與者。
即將於今年12 月15 日在美高梅劇院開啟駐演的《澳門2049》,是一個立足未來、珍視歷史的創新舞台項目。它利用前沿科技手段,對中華非遺進行了藝術性重塑,在澳門這個強調融合與創造的城市之中,譜寫走向未來科技與文化藝術的和諧交響,為國際旅客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,領略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現代表達。
門票將於今年11月2日起正式開售,有關售票詳情,請參閱 連結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