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屆粵港澳大灣區中國戲劇文化節

活 動 內 容

粵港澳大灣區中國戲劇文化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個中國戲劇聯展,自2020年在澳門創辦以來,已成功舉辦了四屆,初步成長為在大灣區有影響力的演藝品牌和藝術平台。為進一步加強粵港澳大灣區戲劇藝術的交流與合作,“第五屆粵港澳大灣區中國戲劇文化節”將於2025年3月至5月在中國澳門、中國香港和中國廣州三地聯動舉辦,共同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戲劇藝術產業的高質量發展,提升中華傳統文化國際傳播力,影響力。


本屆戲劇文化節劇目樣式多元,包含話劇、歌舞劇、越劇、粵劇、音樂劇、兒童劇等11部精彩劇目,既有對經典作品的全新演繹,也有對本土文化的深刻挖掘,更有對現代社會的敏銳洞察,充分展示了戲劇藝術的多元魅力。


 

觀眾打造充滿視覺奇觀的海底世界,將法蘭西喜劇院的同名劇作在中國舞台上實現本土化創作。《貓神在故宮》透過貓的視角講述的關於友愛與陪伴,記憶與歷史,生命與永恆的童話故事,是一部全年齡層觀看的歌舞佳作。這些劇目不僅涵蓋了古典與現代、傳統與創新等多種風格,更融入了澳門獨特的文化元素,為觀眾帶來一場場視覺與聽覺的雙重盛宴。


在本屆戲劇文化節中,首次引入了多部港澳本土優秀劇目,並邀約多部港澳台合作劇目亮相戲劇文化節,深度展現大灣區以及兩岸戲劇文化的獨特魅力與深厚底蘊。


兩部澳門本土劇目參演戲劇文化節,澳門曉角話劇研進社的話劇《大橋道理》以澳門首條澳氹跨海大橋為背景,將俄羅斯經典劇目巧妙本土化,深刻反映了澳門社會的變遷與時代的印記,該劇也作為全球首演作品亮相。此外,澳門霜冰雪創作劇團的肢體兒童劇《搗蛋托管班》也將在廣州分會場精彩上演,該劇呈現了師生之間的溫情關係,也展現了孩子們天馬行空的幻想世界。


香港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的小劇場粵劇《奉天承運》將受邀在廣州分會場進行演出。非遺劇種與現代劇場手法的巧妙融合,突破傳統打造震撼效果,展現了香港戲劇文化的多樣性和創新性。


中法共創舞台劇《海底兩萬里》作為2025年香港藝術節委約節目,特邀榮獲9項法國戲劇最高殊榮“莫里哀戲劇獎”的法蘭西喜劇院導演、演員克里斯蒂安·艾克來華執導。該劇將於明年3月在第53屆香港藝術節首演,第二站演出就將來到澳門。另外原創音樂劇《雄獅少年》就是一部粵港澳深度合作的作品,匯集內地和港澳優秀創作者聯合打造的音樂劇作品,聚焦千年醒獅文化和嶺南風土人情,通過舞台畫卷再現平凡少年不懈追夢的故事。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話劇《低音大提琴》由中國台灣著名影視劇、舞台劇演員王耀慶主演,展示一個失意的低音提琴手的故事。


本次戲劇節門票將於12月30日在澳門、香港及廣州各地售票平台同步上架。戲劇愛好者可透過澳門售票網、香港戲曲中心票務處、西九網站及內地的大麥網便捷購票,部份票務更享有早鳥優惠,詳情可瀏覽「粵港澳大灣區中國戲劇文化節」微信公眾號。

 

 

活 動 時 間
澳門
日 期:3月-5月
時 間:
參 加 情 況
會參加
想參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