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蒜,大家日常飲食中都會碰到的食物。說起大蒜,「很大股味道」這一個想法是否馬上進入你的腦海中?相信大家都耳傳目染地知道大蒜有抗菌、消毒的作用,不知道大家又是否知道它其他的作用呢?
的確,現代醫學研究證明,大蒜中含硫化合物具有奇強的抗菌消炎作用,對多種球菌、桿菌、真菌和病毒等均有抑制和殺滅作用,也對陰道滴蟲、阿米巴原蟲等多種致病微生物有效,是當前發現的天然植物中抗菌作用最強的一種,故大蒜有「天然廣譜抗菌素」之譽。
在蒜頭的鱗睫中含有叫蒜氨酸和蒜酶的兩種成分,這兩種成分在鱗睫中是獨立存在的,只有把蒜頭搗碎,這兩種物質才能相互接觸,在蒜黴的作用下,使蒜氨酸得到分解,生成有揮發性的大蒜辣素。肉類食品中,尤其是瘦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,但B1並不穩定,在體內停留的時間較短,大多數的B1在來不及吸收的情況下會隨尿液大量排出。而大蒜中含有獨特的蒜氨酸和蒜酶,與維生素B1接觸後,會產生蒜素,肉中的B1和蒜素結合生成穩定的蒜硫胺素,從而提高了肉中B1的含量。不僅如此,蒜硫胺素還能延長B1在人體內的停留時間,提高其在胃腸道的吸收率和體內的利用率。所以,在日常飲食中,吃肉時應適量吃一點蒜,既可解腥去異味,又能達到事半功倍的營養效果。
需要注意的是︰大蒜素遇熱會很快失去作用,因此烹調時不宜久煮,只可大火快炒,防止有效成分被破壞。另外,大蒜並不是吃得越多越好,每天吃一瓣生蒜或是兩三瓣熟蒜即可,在中醫學上,大蒜性味溫,辛、甘。入脾、胃、肺經。功效為溫中健胃,消食理氣;但過多食用大蒜會引起肝陰、腎陰不足,從而出現口乾等癥狀。另外,眼病患者、虛弱有熱的人、肝病患者、非細菌性腹瀉患者、重病者都要禁食或慎食大蒜,這是由於蒜屬發物,又因大蒜性熱,能助火;味辛,剌激性強,會耗氣動血,使以上患者的病情惡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