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病者頭痛身痛,醫生說他濕氣重;有病者胃口不佳,胃脹胃痛,醫生說他濕氣重;有病者腹瀉腹痛,醫生說他濕氣重。究竟甚麼是濕氣?為甚麼會出現多樣疾病?還是醫生隨口說說而已?現在為大家慢慢拆解。
中醫所謂濕氣,實為六淫之中的濕邪,濕邪為重濁之邪,屬陰,性質黏着、停滯,損害身體機能而不易被發現,易導致多種疾病。
山藥冬瓜湯健脾祛濕
濕邪致病特性
1. 濕為陰邪,易損陽氣,陽氣為動力的表現,所以濕重的人最大表現就是精神疲憊乏力,好靜而不動。
2. 因脾主運化水液,喜燥而惡濕,所以外感濕邪常易困脾,令脾主運化的作用減弱,使水濕內定,出現腹痛腹瀉,嘔吐,肝炎,水腫等。
3. 濕性重濁,指沉重,是出現沉重感覺為特徴的表現,如頭痛、頸痛、腰痠背痛、四肢痠痛等就是濕邪所化,濕邪阻滯關節,陽氣不通會出現麻木及關節腫痛等,中醫所謂濕痺或着痺。
4. 濕性黏着,即停滯的意思,有兩種意思,其一是症狀表現多為黏帶而不爽,如大便黏連不爽(排便後覺得大便未排乾淨,肛周濕潤等),身體分泌物會變多,如面油,眼垢,耳垢等;二是指疾病的病程,因為濕邪黏着的特性,阻礙氣機,所以病程較長,易反覆發作,如濕疹等症。
分析濕邪來源
中醫所謂濕,有內外之分,外濕,大多是因為外界環境潮濕或者是涉水、淋雨、房子潮濕等這些外來的水濕進入人體形成了濕。內濕,常常與人體消化功能有關係。脾主要功能是運化水濕,過食生冷,飲酒過度,脾失健運,食物就會轉化成水濕,水濕未有及時排出,體內必然就有混濁的物質存在,就造成內濕停滯。
濕邪又易跟其他邪氣混合,成為新的疾病,常見的有濕熱和風濕;先說濕熱,是南方地區常見的疾病狀態。澳門地處近海,濕度大溫度高,如夏季時濕和熱同時進入人體,停留時間久了,濕和熱會混合在一起形成濕熱,濕熱主要表現可由頭部說起,濕熱的人油光滿面,頭髮容易脫落,面部常有青春痘,口氣較重;因為濕性黏着,所以第二個特徵是大肚腩,代謝廢物不能及時排出身體,所以積累在身體;其餘的疾病如濕疹,慢性腸炎,陰道炎,前列腺炎等,都可以因濕熱所化。
適當祛濕方法
討論怎樣祛濕前,我們應該注意怎樣避免濕邪入侵,《素問 · 四氣調神大論》有提及“上工治未病”意思是優秀的醫生都重在預防,在疾病未發生之前就已經預防疾病的發生。
適當出汗是平衡人體陰陽的有效手段。除了注意飲食外,增加運動量也是很必要的,運動時候注意適量,建議有微汗出就最好,散步,打球,身上剛剛出汗就可以。這樣可以調和營衛,有利身體內的陰陽平衡。勿過量飲食傷了脾胃,而食物消化不良便成了痰濕。益氣健脾防濕,可用四君子湯。四君子湯是中醫的常用方,組成非常簡單,由人參、白朮、茯苓及甘草四種藥物組成。人參益氣健脾,恢復脾的功能運化,可以緩解疲勞(也可用黨參代替),白朮燥濕健脾,加强對食物的消化吸收的功能,茯苓有利尿滲濕的作用,可把濕氣由小便排出,甘草可以調和藥性。食療湯方︰山藥冬瓜湯,山藥(淮山)50g(新鮮淮山加倍),冬瓜150g,瘦肉適量,入鍋中慢火煲三十分鐘後加鹽調味即可,有健脾益氣,利濕消暑作用。
來源︰澳門日報 黎家明